二、我国富硒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1、全国形成了多个以富硒种养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底全国富硒产业总产值已突破1500亿元。已有24个省份发现有天然富硒土壤,富硒耕地面积超过5000万亩。
2、以天然富硒区为主导的富硒产业布局体系基本形成
依托富硒资源优势,富硒县市率先走出一条以富硒农业为核心的富硒产业发展之路。湖北、湖南、广西、贵州、陕西、重庆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富硒农业,已有10多个省市县出台了富硒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其他缺硒地区也开始关注富硒产业,并通过外源生物富硒技术推进富硒产业发展,山东、河北、辽宁、内蒙古以及山西等缺硒地区积极探索发展富硒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3、建成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富硒产业基地与富硒品牌
全国已建成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富硒农产品基地超千万亩,覆盖了富硒茶、富硒蔬菜、富硒果品、富硒粮油等不同品系,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富硒产品种养基地。
三、我国富硒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
我国富硒产业发展日益受到国家及有关部门的重视。2019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首次将发展功能农业列入指导意见,而富硒农业是功能农业的代表性产业。 2017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湖北、江西、陕西等地考察时,先后5次提到和关心富硒农业的发展。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提高,富硒农业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也将成为大势所趋。未来十年,将成为富硒农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
江苏中农科食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农科) ,于2003年依托中国农科院食品工业研究所的技术优势成立宿迁中农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于2008年经中国农科院食品研究所退产改制,新中农科正式成立。中农科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民营科技型企业·市级富硒功能食品研究中心;中农科—江大联合实验室——宿迁农科院×中农科联合共建——宿迁市功能农业产业研究院;市级科技项目“硒蛋白提取与分离技术”·省级科技项目“通过食用菌高效转化有机硒的培育技术及产业化运用”·拥有4项发明专利·核心专利45,2项外观专利及1项软件著作;——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专利菌株ZNK-MS-08·有机硒占总硒含量超99%。
中农科深耕富硒产业,在全国建立100余家特色富硒农产品联合种植基地,覆盖“陕西安康、江西宜春”等地,开发出百余款富硒农产品,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电商”的特色模式,建立富硒生态园打造富硒农副食品及功能食品的全产业链。已成为中国富硒产业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
中农科是一家从事“富硒功能食品研发、生产以及富硒农产品种植、销售、深加工”为一体的创新型企业。产品包括功能食品制剂、保健食品等。面向全国市场提供安全、营养、健康的高品质富硒产品。截至目前,已成立四家分公司:吉林中农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江西中农科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绵阳中农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宜春中农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国建立多个特色地标性农产品联合种植基地:陕西柞水富硒木耳天麻种植基地、福建古田富硒银耳种植基地、辽宁盘锦富硒蟹田水稻种植基地、辽宁朝阳富硒小黄米种植基地、宜春富硒百合、富硒皇菊种植基地等共计万余亩。并在全国各地成立数百家中农科富硒食品专卖店,形成了富硒农副食品及功能食品的特色化产业链。核心原材料“ 富有机硒食用菌”已经为全国多家著名企业产品中硒料的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
中农科获得的荣誉有江苏省保健养生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2014年中国(南京)健康产业发展博览会金奖、省重点扶持保护单位、首届创新江苏十大杰出科技企业、科技创新突出成果奖、江苏省三农科技龙头企业。
科技创新引领,产学研深度融合,中农科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公司依托中国农科院食品工业研究所的技术优势,联合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研发,形成自有富硒专利菌株ZNK-MS-08并收录国家菌种库。与扬州大学共建省级研究生工作站,与江南大学打造万级实验室,联合西安交大药学院等多所高校深化技术合作,实现“研发-转化-应用”全链条贯通。通过专利菌株及精深加工技术,突破传统农产品加工局限,打造高端营养食品矩阵(粉剂、片剂、口服液等),奠定市场差异化竞争力。
上一条:第十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新闻发布会
下一条:富硒大米和普通大米的区别都在这!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