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出现了许多新的农业栽培技术。其中,无土栽培技术作为发展高效农业的新途径被广泛推广和使用,已成为农作物工厂化生产的重要形式。在无土栽培的主要形式中,基质栽培约占商业性无土栽培面积的90%。食用菌菌渣作为一种良好的栽培基质,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菌丝体和多种酶等活性物质,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食用菌菌渣是指食用菌收获后残留的培养基废弃物,也被称作菌糠或下脚料。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的统计数据,2011年全国食用菌生产总量达到2.57×107吨。按照食用菌生物学效率平均40%计算,2011年全国食用菌菌渣总产量为3.86×107吨,产值超过1400亿元,出口创汇24.07亿美元。我国已成为全球食用菌产量第一大国,自2013年起年产量已超过30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然而,伴随着大量食用菌的生产,每年也产生了大量的菌渣废弃物,据研究估计,每年至少产生1500万吨菌渣。由于无法大规模利用,这些废弃菌渣大多被废弃或者焚烧,造成严重的生态污染和农业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如何有效处理废弃菌渣并将其合理利用,对于延长产业链、实现循环农业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起,人们开始进行菌渣再利用的试验研究。近年来,关于菌渣开发利用的报道很多,其中以菌渣作为配料用于食用菌再生产的研究最为广泛。许多研究表明,菌渣可以作为栽培基质或者生物肥料应用于粮食作物的生产与栽培中,有效改善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粮和副产品,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食用菌菌渣还可以作为栽培基质或有机肥,改善土壤肥力,有效促进水果生长提高产量。在药用作物的栽培中,探索适合其育苗和栽培的基质,不仅对于保护不可再生的基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保证药效,实现标准化栽培的重要保障措施和手段。
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菌渣作为有机基质或有机肥在农作物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对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和改善品量有着明显的效果。同时,它可以作为理想的草炭替代品,大幅度降低无土栽培基质成本,大大提高产出和投入的比例。因此,充分利用废弃菌渣并合理应用它在农业生产中,不仅有助于延长产业链,还能实现循环农业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
参考文献:徐艺萌,李翔国.食用菌菌渣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人参研究,2023,35(02):58-61.
上一条:食用菌发酵食品的研究进展
下一条:食用菌深加工产品现状及展望 |
返回列表 |